泛洪路由算法的优点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泛洪路由算法的优点,以及洪泛路由算法原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内容目录一览:
各种路由选择协议的优缺点
根据路由算法对网络变化的适应能力,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静态路由选择策略——即非自适应路由选择,其特点是简单和开销较小,但不能及时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
动态路由选择策略——即自适应路由选择,其特点是能较好地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但实现起来较为复杂,开销也比较大。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有关路由选择算法的几个基本概念
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和外部网关协议
距离向量算法,链路状态算法
路由信息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外部网关协议EGP,BGP
路由选择算法的几个基本概念
理想的路由算法
算法必须是正确的和完整的。
算法在计算上应简单。
算法应能适应通信量和网络拓扑的变化,这就是说,要有自适应性。
算法应具有稳定性。
算法应是公平的。
算法应是最佳的。
费用或代价
在研究路由选择时,需要给每一条链路指明一定的费用或代价。
这里“代价”并不一定是仅指 “钱”,而是由一个或几个因素综合决定的一种度量(metric),如链路长度、数据率、链路容量、是否要保密、传播时延等,甚至还可以是一天中某一个小时内的通信量、结点的缓存被占用的程度、链路差错率等。
不同的要求下,各种因素的权值可能不同。
因特网采用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
因特网的规模非常大。如果让所有的路由器知道所有的网络应怎样到达,则这种路由表将非常大,处理起来也太花时间。而所有这些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所需的带宽就会使因特网的通信链路饱和。
许多单位不愿意外界了解自己单位网络的布局细节和本部门所采用的路由选择协议(这属于本部门内部的事情),但同时还希望连接到因特网上。
ospf每隔多久泛洪一个lsu
简单的说:ospf网络在稳定是每隔30分钟泛洪一次。
OSPF的一个主要的优点是触发更新,保证网络内的所有路由器都能及时知道网络的任何变化。在链路状态路由环境中,保持链路状态拓扑数据库的同步是十分重要的。当链路状态发生改变的时候,路由器使用泛洪(flooding)方式通知网络中其他的路由器这一变化。LSU提供了泛洪LSAs的机制。
通常情况下,一个多路访问网络的泛洪过程如下:
第一步:一台路由器注意到了一个链路状态的变化,并且将含有更新过的LSA条目的LSU数据包通过多播地址224.0.0.6发送给DR和BDR。一个LSU数据包中可以包含多个独立的LSA。
第二步:DR对接收到的变化进行确认,并且通过多播地址224.0.0.5将这个LSU泛洪给网络里的其他路由器。接收到LSU以后,每台路由器发送LSAck给DR作为回应。为了确保泛洪过程得可靠性,每一个LSA都必须被单独得到确认。
第三步:如果某个路由器还连接到另一个网络上,它通过向多路访问网络中的DR或一个点到点网络中的邻接路由器来转发LSU,从而将LSU泛洪到其他的网络中去。接着,DR以组播方式向网络中其他的路由器传送该LSU。
第四步:路由器使用LSU中包含的更新过的LSA来更新自己的链路状态数据库。然后它将在一小段延迟之后,对已经更新的链路状态数据库运用SPF算法重新计算,生成新的路由表。
OSPF通过规定只有邻接的路由器之间才能进行同步而使同步的问题变得简化。所有的链路状态条目都会被单独的传送,每隔30分钟整个链路状态数据库会被传送一遍用以确保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同步。
每个链路状态条目都有自己的计时器用来确定什么时候必须要发送LSA刷新数据包。每一个链路状态条目还有一个最大的老化时间-60分钟。假如一个链路状态条目在60分钟内没有被刷新,那么它将会被从链路状态数据库中删除。
每条LSA在链路状态计时字段有自己的计时器,缺省时间OSPF是30分钟(在链路状态计时字段是以秒来表示)。当LSA的计时器到时时,最先产生这条LSA的路由器(即与这条LSA描述的链路相直连的路由器)将会产生一个有关这条链路的链路状态更新包以告之其他路由器这条链路的目前状态还是正常工作状态。一个链路状态更新包(LSU)包含一个或多个LSA,相对距离矢量路由协议LSA的这种确认方法比较节省带宽,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每次更新时是发整个路由表。
当OSPF路由器收到LSU。它会按以下步骤来做:
如果链路状态数据库里还没有这条LSA存在,则路由器把LSA添加到链路状态数据库里,并发回链路状态确认包,然后把这个LSA转发给其它路由器,同时运行SPF,计算最佳路径更新路由表。
如果这个LSA已经存在并且信息相同,则路由器忽略这条LSA。
如果这条LSA已经存在但包含有新的信息,则路由器把LSA添加到链路状态数据库里,并发回链路状态确认包,然后把这个LSA转发给其它路由器,同时运行SPF,计算最佳路径更新路由表。
如果这条LSA已经存在但包含有旧的信息,则这个路由器会向回发送最新的信息。
ospf 动态路由协议中引入区域的概念,具有什么优点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OSPF基本概念: 在OSPF中,有两个基本的概念需要介绍,一个是自治系统,或者说一个OSPF路由域;一个是Router ID。 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是指使用同一种路由协议交换路由信息的一组路由器,简称AS。由于LSDB描述的是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网络内所有的路由器,所以网络内每个路由器都需要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用于在LSDB中标识自己。 Router ID就是这样一个用于在自治系统中唯一标识一台运行OSPF的路由器的32位整数。每个运行OSPF的路由器都有一个Router ID。OSPF协议使用一个被称为Router ID的32位无符号整数来唯一标识一台路由器。基于这个目的,每一台运行OSPF的路由器都需要一个Router ID。这个Router ID一般需要手工配置,一般将其配置为该路由器的某个接口的IP地址。由于IP地址是唯一的,所以这样就很容易保证Router ID的唯一性。在没有手工配置Router ID的情况下,一些厂家的路由器(包括Quidway系列)支持自动从当前所有接口的IP地址自动选举一个IP地址作为Router ID。
OSPF基本特点如下:
1支持无类域内路由(CIDR): OSPF是专门为TCP/IP环境开发的路由协议,显式支持无类域内路由(CIDR)和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2无路由自环: 由于路由的计算基于详细链路状态信息(网络拓扑信息),因此OSPF计算的路由无自环。
3收敛速度快: 触发式更新,一旦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新的链路状态信息立刻泛洪,对拓扑变化敏感。
4使用IP组播收发协议数据: OSPF路由器使用组播和单播收发协议数据,因此占用的网络流量很小。
5支持多条等值路由: 当到达目的地的等开销路径有多条时,流量被均衡地分担在这些等开销路径上。
6支持协议报文的认证: OSPF路由器之间交换的所有报文都被验证。
OSPF的链路状态算法:
2 OSPF最显著的特点是使用链路状态算法,区别于早先的路由协议使用的距离矢量算法,因此,这里首先介绍链路状态算法的路由计算基本过程。每个路由器通过泛洪链路状态通告(LSA)向外发布本地链路状态信息(例如可用的端口,可到达的邻居以及相邻的网段等等)。每一个路由器通过收集其它路由器发布的链路状态通告以及自身生成的本地链路状态通告,形成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LSDB描述了路由域内详细的网络拓扑结构。所有路由器上的链路状态数据库是相同的。通过LSDB,每台路由器计算一个以自己为根,以网络中其它节点为叶的最短路径树。每台路由器计算的最短路径树给出了到网络中其它节点的路由表。
如若满意,请点击右侧【采纳答案】,如若还有问题,请点击【追问】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望采纳!
~ O(∩_∩)O~
路由算法中的“泛洪算法”谁能跟我通俗的解释下
路由器它只知道自己路由表里的路由器,当源路由器不知道目标路由器的时候,就会把数据发送到源路由器连着的所有路由器;
所以,源路由器把10个数据包发给10台路由器,10 * 10 = 100;
这样看起来就像是 ‘指数增长’ 一般;
泛洪路由算法的优点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洪泛路由算法原理、泛洪路由算法的优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