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路由协议书
今天和朋友们分享什么是路由协议书相关的知识,相信大家通过本文介绍也能对路由协议的区别有自已的收获和理解。自己轻松搞问题。
本文内容目录一览:
RIP,OSPF等路由协议严格意义上讲属哪一层?
RIP基于UDP,BGP基于TCP,OSPF和EIGRP基于IP 。这些在TCP/IP协议栈中定义的路由协议用于发现和维护前往目的地的最短路径。
路由协议(英语:Routing protocol)是一种指定数据包转送方式的网上协议。Internet网络的主要节点设备是路由器,路由器通过路由表来转发接收到的数据。转发策略可以是人工指定的(通过静态路由、策略路由等方法)。在具有较小规模的网络中,人工指定转发策略没有任何问题。
扩展资料:
常见路由协议
常见的路由协议有RIP、IGRP(Cisco私有协议)、EIGRP(Cisco私有协议)、OSPF、IS-IS、BGP等。
RIP、IGRP、EIGRP、OSPF、IS-IS是内部网关协议(IGP),适用于单个ISP的统一路由协议的运行,一般由一个ISP运营的网络位于一个AS(自治系统)内,有统一的AS number(自治系统号)。
BGP是自治系统间的路由协议,是一种外部网关协议,多用于不同ISP之间交换路由信息,以及大型企业、政府等具有较大规模的私有网络。
RIP
主条目:路由信息协议
RIP很早就被用在Internet上,是最简单的路由协议。它是“路由信息协议(Route Information Protocol)”的简写
主要传递路由信息,通过每隔30秒广播一次路由表,维护相邻路由器的位置关系,同时根据收到的路由表信息计算自己的路由表信息。RIP是一个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最大跳数为15跳,超过15跳的网络则认为目标网络不可达。
此协议通常用在网络架构较为简单的小型网络环境。现在分为RIPv1和RIPv2两个版本,后者支持VLSM技术以及一系列技术上的改进。RIP的收敛速度较慢。
OSPF
主条目: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
OSPF协议是“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的缩写,属于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提出了“区域(area)”的概念,每个区域中所有路由器维护着一个相同的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
区域又分为骨干区域(骨干区域的编号必须为0)和非骨干区域(非0编号区域),如果一个运行OSPF的网络只存在单一区域,则该区域可以是骨干区域或者非骨干区域。如果该网络存在多个区域,那么必须存在骨干区域,并且所有非骨干区域必须和骨干区域直接相连。
OSPF利用所维护的链路状态数据库,通过最短路径优先算法(SPF算法)计算得到路由表。OSPF的收敛速度较快。由于其特有的开放性以及良好的扩展性,目前OSPF协议在各种网络中广泛部署。
IS-IS
主条目: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
IS-IS协议是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的缩写,属于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标准IS-IS协议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IEC 10589:2002所定义的,标准IS-IS不适合用于IP网络,因此IETF制定了适用于IP网络的集成化IS-IS协议
和OSPF相同,IS-IS也使用了“区域”的概念,同样也维护着一份链路状态数据库,通过最短生成树算法(SPF)计算出最佳路径。IS-IS的收敛速度较快。集成化IS-IS协议是ISP骨干网上最常用的IGP协议。
IGRP
主条目: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IGRP协议是“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的缩写,由Cisco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独立开发,属于Cisco私有协议。
IGRP和RIP一样,同属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因此在诸多方面有着相似点,如IGRP也是周期性的广播路由表,也存在最大跳数(默认为100跳,达到或超过100跳则认为目标网络不可达)。
IGRP最大的特点是使用了混合度量值,同时考虑了链路的带宽、延迟、负载、MTU、可靠性5个方面来计算路由的度量值,而不像其他IGP协议单纯的考虑某一个方面来计算度量值。
目前IGRP已经被Cisco独立开发的EIGRP协议所取代,版本号为12.3及其以上的Cisco IOS(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已经不支持该协议,现在已经罕有运行IGRP协议的网络。
EIGRP
主条目: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由于IGRP协议的种种缺陷以及不足,Cisco开发了EIGRP协议(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来取代IGRP协议。
EIGRP属于高级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又称混合型路由协议),继承了IGRP的混合度量值,最大特点在于引入了非等价负载均衡技术,并拥有极快的收敛速度。EIGRP协议在Cisco设备网络环境中广泛部署。
BGP
主条目:边界网关协议
为了维护各个ISP的独立利益,标准化组织制定了ISP间的路由协议BGP。BGP是“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的缩写,处理各ISP之间的路由传递。但是BGP运行在相对核心的地位,需要用户对网络的结构有相当的了解,否则可能会造成较大损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路由协议
无线路由器的默认路由协议是什么?
配置无线路由器之前,必须将PC与无线路由器用网线连接起来,网线的另一端要接到无线路由器的LAN口上。物理连接安装完成后,要想配置无线路由器,还必须知道两个参数,一个是无线路由器的用户名和密码;另外一个参数是无线路由器的管理IP。一般无线路由器默认管理IP是192.168.1.1或者192.168.0.1(或其他),用户名和密码都是admin。
要想配置无线路由器,必须让PC的IP地址与无线路由器的管理IP在同一网段,子网掩码用系统默认的即可,网关无需设置。目前,大多数的无线路由器只支持Web页面配置方式,而不支持Telnet等配置模式。
在浏览器中,输入无线路由器的管理IP,桌面会弹出一个登录界面,将用户名和密码填写进入之后,我们就进入了无线路由器的配置界面。
进入无线路由器的配置界面之后,系统会自动弹出一个“设置向导”。在“设置向导”中,系统只提供了WAN口的设置。建议用户不要理会“设置向导”,直接进入“网络参数设置”选项。
网络参数设置部分
在无线路由器的网络参数设置中,必须对LAN口、WAN口两个接口的参数设置。在实际应用中,很多用户只对WAN口进行了设置,LAN口的设置保持无线路由器的默认状态。
要想让无线路由器保持高效稳定的工作状态,除对无线路由器进行必要的设置之外,还要进行必要的安全防范。用户购买无线路由器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自己,如果无线路由器是一个公开的网络接入点,其他用户都可以共享,这种情况之下,用户的网络速度还会稳定吗?为了无线路由器的安全,用户必须清除无线路由器的默认LAN设置。
例如有一无线路由器,默认LAN口地址是192.168.1.1,为了防止他人入侵,可以LAN地址更改成为192.168.1.254,子网掩码不做任何更改。LAN口地址设置完毕之后,点击“保存”后会弹出重新启动的对话框
ospf路由协议中,DR和BDR是什么意思?
DR指定一个路由器,BDR是指一个备份指定路由器。
为减小多路访问网络中OSPF流量,OSPF会选择一个指定路由器(DR)和一个备份指定路由器(BDR)。当多路访问网络发生变化时,DR负责更新其他所有OSPF路由器。BDR会监控DR 的状态,并在当前DR发生故障时接替其角色。
在多路访问网络上,可能存在多个路由器,为了避免路由器之间建立完全相邻关系而引起的大量开销,OSPF要求在区域中选举一个DR。每个路由器都与之建立完全相邻关系。
DR负责收集所有的链路状态信息,并发布给其他路由器。选举DR的同时也选举出一个BDR,在DR失效的时候,BDR担负起DR的职责。点对点型网络不需要DR,因为只存在两个节点,彼此间完全相邻。
扩展资料
OSPF适合在大范围的网络,OSPF协议当中对于路由的跳数,它是没有限制的,所以OSPF协议能用在许多场合,同时也支持更加广泛的网络规模。只要是在组播的网络中,OSPF协议能够支持数十台路由器一起运作。
组播触发式更新,OSPF协议在收敛完成后,会以触发方式发送拓扑变化的信息给其他路由器,这样就可以减少网络宽带的利用率。同时,可以减小干扰,特别是在使用组播网络结构,对外发出信息时,它对其他设备不构成其他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BDR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关
路由协议是什么?
路由协议又叫RIP协议。最初是为Xerox网络系统的Xerox parc通用协议而设计的,是Internet中常用的路由协议。
什么是路由协议书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路由协议的区别、什么是路由协议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