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c路由器默认密码
路由器设置和使用是网络连接的基本操作,如果您是新手,本文hbc路由器默认密码将为您提供易于理解的设置方法和技巧。
本文内容目录一览:
华为无线路由器初始密码是多少?
华为无线路由器的初始密码一般为admin,如果不是admin,也可能是guest。一般情况下初始密码为admin的情况较为常见。具体可以直接把华为路由器翻过来,路由器的底面一般都有一张标签说明,上面会写明路由器初始IP的情况地址,初始用户名及密码。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查询无线路由器的设备序列号(SN号):
方法一:通过设备底部的铭牌,查询相应的设备序列号。
方法二:通过设备包装彩盒,查询相应的设备序列号。
方法三:手机或电脑连接到无线路由的WLAN,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192.168.8.1”,然后填写登录密码进入设备管理页面,依次点击高级设置系统设备信息,即可在该页面查看设备信息。
华为路由器怎么设置192.168.3.1。
首先用手机或者电脑连接WiFi,然后在浏览器输入网址192.168.3.1,在路由器界面中输入密码,密码可在路由器的背面进行查看,也可能是跟WiFi密码相同;输入之后即可进入路由器管理界面,然后就可以设置路由器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点击对应的选项来设置路由器。
路由器一般的初始密码是多少
一般路由器的登陆ip为192.168.1.1或者192.168.0.1,默认用户名和密码都是admin。
设置密码如下:
1、打开浏览器,输入 ,跳转窗口到登录窗口,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默认的用户名:admin,密码:admin),再点击确定。
2、继续设置,点击系统设置→修改登录口令,进入修改登录口令界面。
3、修改登录口令即可。
h3c无线路由器,默认账号密码是什么?
h3c无线路由器用户名是admin 密码是admin。
找回密码方法步骤如下:
一、远程telnet密码忘记:
绝大多数企业网络管理员都是通过telnet来管理路由交换设备的,如果忘记了这个密码该如何恢复呢?我们分步来完成。
第一步:一般来说当我们为路由器设置了密码并开启了telnet远程管理一服务后,在网络中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通过telnet 管理IP来访问路由器都会出现用户身份验证的提示,要求输入相应的帐户名和密码。(如图1)‘
第二步:一般情况下路由器的控制台验证和远程telnet验证身份方式的设定是分开的,所以即使telnet登录需要验证,直接用console线连接管理控制台未必需要密码。因此我们可以拿原厂的Console线连接计算机的COM串口以及MSR路由器的console口。属性各项参数保持默认值即可。(如图2)
第三步:成功连接上后一般情况我们就会发现直接通过console控制台管理MSR路由器不需要密码,从而绕过了telnet形式的身份验证。(如图3)
第四步:进入到管理界面后通过local-user命令修改相应帐户的密码即可实现密码恢复目的,将原来不能登录帐户的密码重置。(如图4)
小结——MSR路由器中telnet与console控制登录密码是分开设置的,所以即使telnet登录密码忘记了也可以通过console连接路由器管理控制台解决问题。
二、console管理密码与telnet密码均忘记:
如果企业网络管理员不小心把console控制台密码与telnet密码都忘记了,那么我们也不用担心,MSR路由器同样提供了恢复办法。
第一步:当我们用console线连接MSR路由器控制时同样需要密码,而这个密码也被遗忘了。(如图5)
第二步:这时我们可以将MSR路由器的电源关闭,然后在CONSOLE线连接正常的情况下重新启动MSR路由器。
第三步:注意观察终端连接中显示的信息,当出现“press CTRL+B to enter extended boot menu”时我们迅速按下CTRL和B键,这样将进入扩展启动选项。
第四步:在扩展启动选项中有九个选项提供给我们选择,依次是启动CF卡中的系统,进入串口子菜单,进入以太口子菜单,文件控制,修改bootrom的密码,忽略加载系统config文件启动,清空super超级密码,设备操作以及重新启动。要注意的是清空super超级密码并不是我们要选择的,他只适用于基于密码的验证而不是基于用户名和密码两者验证的方式。因此我们选择第六项——ignore system configuration。(如图6)
第五步:选择完毕后系统又回到了刚才的选单,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差别,实际上已经执行完毕。接下来我们只需要选择9——reboot来重启MSR路由器即可,在下次启动过程中路由器将不加载原来保存的config文件中的任何信息。
第六步:重新启动MSR路由器不需要我们进行任何操作,也不用再次输入ctrl+b来进入扩展启动选项。
通过本文的介绍,您已经了解了如何配置路由器和Wi-Fi。虽然每个品牌的路由器配置方式略有不同,但总体来说,大多数配置过程都比较类似。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启发,能够让您更好地利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