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ifi设置知识 > 正文内容

启动动态路由协议RIP

秋天2023年01月31日 08:40:14wifi设置知识229

今天和朋友们分享启动动态路由协议RIP相关的知识,相信大家通过本文介绍也能对启动动态路由协议有自已的收获和理解。自己轻松搞问题。

本文内容目录一览:

121由浅入深学网络--RIP 详解与配置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路由信息协议) 属于动态协议中的一种,相对于静态需要手工一台台配置,并且在网络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还需要逐个修改的情况下,动态协议不需要逐个配置路由器的路由表,设备之间会通过动态路由协议去相互学习路由表一次来更新路由表,从而实现不同网段、网络之间的相互通信。

这就是 RIP 的功能。

RIP 只能适用中小型的网络,这是 RIP 的适用范围。

为什么 RIP 只能使用于中小型网络?我们在上一实验中提到过 RIP 是属于 Distance-vector routing protocol(距离矢量路由协议),这一类的路由协议使用的是 Bellman-Ford、 Ford–Fulkerson 、DUAL FSM 算法来计算路径的。这样的算法是通过数据包路途会经过多少个路由(也就是多少跳,跳数 Hop Count)来衡量一条路径的好坏,并且设计者当时一个网络的直径不应该超过 15 跳(也就是不应该经过超过 15 个路由),超过该跳数时延会很大,所以在该协议中超过 15 跳的数据包便会被丢弃,标识为不可达。而设计者这样的考虑是因为在 ARPANET 网络的初期建设时就使用的这个算法,所以当时他们所考虑的是跳数,而不像后期的动态路由协议那样考虑的更加的全面。RIP 可以算是最为古老的路由协议之一了。

正因为使用 RIP 的网络直径不能超过 15 跳,所以 RIP 协议只能适用 15 跳以内的中小型网络,并且只能是一种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P),在一个自治系统(AS)内传递路由信息。

在上一实验中我们简单的提到了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自治系统就是一堆路由器及其 IP 的集合,并且该集合有专门的机构或者组织管理。一个自制系统中并没有定义一定要有多少台路由器,只要在这个集合中有使用一台指定的 Router 来与其他的集合交换信息的便是一个自治系统。通常是一个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或一个拥有到多个网络的独立连接的大型组织,其遵循一个单一且明确的路由策略,这样的定义在后期已经废止,新的定义可以查看 RFC 1930 。公开被认可的自治系统编号是由互联网地址分派机构(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成批地分配给各个区域互联网注册管理机构(RIR),具体的信息查看 这篇文章

通畅在自治系统中使用的路由协议我们便称之为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自治系统之间的传输消息使用的协议我们称之为外部网关路由协议(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

我们通过这样的一个工作场景来阐述 RIP 的工作流程:

1.在需要运行 RIP 设备上开启 RIP 功能,开启 RIP 功能后,系统会在设备的系统中启动三个进程:

2.RIP 进程在允许 RIP 运行的接口上以广播的形式向邻居发送路由表的请求。

3.作为邻居的 Router2 收到了 Router1 发送的 RIP 信息的请求,若是 Router2 上并未启动 RIP 进程则不会理会,若是 Router 2 上开启了 RIP 进程,接收到了 Router1 的请求之后便将路由表信息整合在 RIP 的响应包中回复 Router1 的请求。

该路由信息在自身的路由表中存在便与自身的路由表项比较度量值,也就是跳数,若是值大于自身表项的度量值便丢弃,若是值小于自身表项的度量值便替换自身的表项。

该路由信息在自身的路由表中存在,并且跳数相同,学习来源也相同,跳数也相同,则路由表将使用新的条目替换已存在的条目。

Router1 判断之后更新自己路由表。

5.Router1 与 Router2 的 RIP 进程启动之后 Timer 也随之工作,其中 Update timer 更新计时器的值为 30 秒,一旦超时便广播(目标地址为 255.255.255.255)更新消息,发送之后重置时间,继续工作,所以每隔 30 秒 Router1 与 Router2 都会相互发送更新应答数据包。

称为更新数据包是因为从其他路由中学习到的表项加入路由表之后都有一个 Invalid timer 无效计时器,其默认值是 180 秒。例如 Router1 在 Router2 中学习到 192.15.1.0 网段的路由表项,Invalid timer 便开始计时,当 180 秒之后若是没有收到 Router2 的更新消息,也就是 Invalid timer 已超时,便认为这个网段已经不可达,将其状态标志为 possibly down、跳数值改为 16,因为 RIP 的跳数值最大只能接收 15,所以 16 对 RIP 进程来说表示无穷大,不可达。若是收到更新数据包便更新 Invalid timer 的时间,重置为初始值,重新开始计时。

与无效计时器同时启动的还有 flush timer 清除计时器,其默认值是 240 秒,也就是在 Invalid timer 时间到后 60 秒依然没有收到更新的数据包便将该表项从路由表中删除。

所以更新数据包在不断更新其他路由器中学习到的路由条目的无效计时器与清除计时器。

这边是 RIP 学习数据包,与更新 Timer 和路由信息的整个过程,而这样的 RIP 还是有问题,例如环路问题、收敛时间问题。

此处的环路与之前所接触到二层环路有所区别,此处的环路表示若是 Router1 中有个网段中断了,连接不上,过了 240 秒之后便删除了,但是 Router2 发过来的数据包中却有该信息(之前 Router1 传给它的),Router1 便重新学习了该路由信息,而 Router2 中该项得不到更新便删除了,而 Router1 的更新数据包中有该信息,Router2 又重新学习了,这样循环往复的下去直至条数为 16 才停止这个循环。

而 RIP 对于环路问题有这样的功能来解决:

毒性反转(Poison Reverse)、水平分割(Split Horizon)

触发更新(Triggered Update)

我们可以通过 这篇文章 来生动的学习水平分割与触发更新的整个流程。

RIPv1 的收敛时间也一直是 RIP 的一个弊病,需要 3 分钟未收到更新数据包才会进入 possibly down 的状态,进入改状态后再下一次更新的数据包中告知其他设备该链路处于这个状态,在本设备中再经过一分钟也就是 Flush Timer 时间到便会删除该条目,而其他设备在收到更新数据包将该条目更新至 possibly down 状态之后,启动 holddown period 抑制定时器,而抑制定时器的默认时间为 180 秒,也就是该条目还会在外存活 180 秒的时间。由此看出 RIP 的收敛时间十分的缓慢。

RIP 每隔 30 秒就会发送一次更新数据包,所以使用低时延的 UDP 即可,使用的端口号是 520。这便是 RIP 数据包这个在参考模型模型中的每一层所封装的信息:

明白了 RIP 整个工作流程,我们会发现 RIP 整个过程其实十分的简单就是发送请求、接收响应、更新路由表。而细节的处理程序会帮我们去做,我们需要做的仅仅只是启动 RIP 进程,发布网段而已,当然还有一些如版本使用、Timer 修改等的一些小配置项。

我们通过这样的一个实例来配置 RIP 功能:

实验目的:配置实现 RIP

实验材料:三台路由器

实验方法:

拖动三台路由器至画布,

配置路由器的名字与连接线路

配置路由器的端口地址

查看路由表,与尝试 ping 远程网络。

配置 RIP,然后再次尝试上一步

1.同样我们开启实验环境,同时拖出三台路由器、连接起来,并且修改名字分别为 Router1、Router2、Router3

2.按照图中的显示,分别配置三台路由器的接口地址。

3.查看此时的路由表信息以及 ping 连接的尝试:

Router1、Router2、Router3相互 Ping 是不通的,并且路由表中只有自己直连的网段,没有其他路由的网段。

4.在所有设备中开启 RIP 进程,并且发布需要外界知道的网段,当然若是有不希望外界知道的私密网段,可以选择不发布,这样外界就无法知道该网段。同时我们使用 RIP V2 的版本:

5.查看此时的路由表看是否发生了变化:

同时尝试使用 Router1、Router2、Router3 Ping 其他路由的网段:

配置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1.RIP 版本的不兼容而导致出错

因为部分老的设备在不指定版本的情况下 RIP 默认使用的是 Version 1 的版本,虽然 Version 2 向下兼容,但是 Version 1 并不支持 Version 2 中新增加的功能,所以会出错。我可以使用这个命令查看当前的 RIP 版本:

若是还有部分设备是需要使用 Version1,我们可以在发送的端口中配置这样一个命令,让它能够同时发送 Version1 与 Version2 的数据包,也能够接受这两个版本的数据包:

2.不连续网络的路由信息

RIPv1 中路由更新信息中不含有子网掩码,所以不支持不连续的子网,解决方式便是开启 Version2 同时关闭自动路由汇总的功能 no auto-summar。因为在 Version2 中开始 VLSM 与 CIDR 的功能。

3.认证密钥的不匹配

RIPv2 中增加了认证机制来增强安全特性,当开启此功能后必须双方都配置口令,不过不匹配的话则忽略双方的更新包。该功能配置于端口上,这样可以防止收到伪造的数据包,来攻击当前的网络,从而避免出现网络的摆动、震荡、不稳定。

若是双方端口的认证不匹配将无法更新路由条目,并且已更新的条目也会因为无效计时器与清除计时器而被删除

就像这样,我在 Router1 上配置了口令,但是在 Router2 的对应端口没有配置

我们可以查看我们的路由表,此时当中没有了之前从 Router2 中学习到的路由信息了:

我们可以通过 debug 调试模式来查看 Router1 的确是把所有没有认证端口的更新数据包都给忽略掉了,并告知我们原因是 invalid authentication:

此时若是我们在 Router2 中做同样的配置,配置好密钥链、密钥编号、对应的密文、使用相同的 md5 加密模式,并且关联密钥链。我们会发现过段时间之后(收敛时间),Router1 又再次学习到了来自 Router2 上的路由信息,开启 debug 模式之后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提示:

同时上文我们提到过问了解决环路与收敛时间的问题,提出了触发更新的机制,表示只要路由表中发生了变化,便不用等待 UPdate Timer 时间直接向外发送更新数据包,而这个机制的配置十分的简单,就是在需要端口的配置模式中使用这条命令即可:

注意:该命令只能在串口中使用,不能再以太网口中使用。

还有若是需要使用 RIP 协议,但是又嫌弃 RIP 的收敛时间过程,我们可以在 RIP 的配置模式中修改 Timer 们的值:

这便是 RIP 的所有相关配置选项以及其运作的方式。

RIP协议、OSPF协议采用什么算法

RIP协议采用距离矢量算法。OSPF协议采用最短路径算法。

RIP(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GP),是一种动态路由选择协议,用于自治系统(AS)内的路由信息的传递。RIP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算法,使用“跳数”(即metric)来衡量到达目标地址的路由距离。

OSPF协议是两个相邻的路由器通过发报文的形式成为邻居关系,邻居再相互发送链路状态信息形成邻接关系,之后各自根据最短路径算法算出路由,放在OSPF路由表,OSPF路由与其他路由比较后优的加入全局路由表。

扩展资料:

RIP协议在实际使用中已经较少适用。在默认情况下,RIP使用一种非常简单的度量制度:距离就是通往目的站点所需经过的链路数,取值为0~16,数值16表示路径无限长。RIP进程使用UDP的520端口来发送和接收RIP分组。

RIP分组每隔30s以广播的形式发送一次,为了防止出现“广播风暴”,其后续的分组将做随机延时后发送。在RIP中,如果一个路由在180s内未被刷,则相应的距离就被设定成无穷大,并从路由表中删除该表项。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组播扩展OSPF

百度百科——RIP协议

光猫动态路由配置rip要打开吗

光猫动态路由配置rip要打开。光猫动态路由配置要关闭接口再打开rip。创建RIP路由进程、创建,路由进程:路由器要运行RIP路由协议,需要创建RIP路由进程,并定义与RIP路由进程关联的网络。

动态路由协议RIP

routet(config)#router rip

使用network命令启用rip

routet(config-router)#network directly-connected-classful-network-address

network后面跟的也就是你路由器上的IP地址

RIP的用处也就是 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的动态学习,不至于让管理员一台一台的路由器去设置,可以让路由器之间自动相互传递信息,

你可以上网搜一下 CISCO路由器配置

那上面的讲的比较详细

在百度的文库里面搜 思科第二学期课程第五章

希望可以对你有帮助

eNSP模拟实验-动态路由RIP配置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两个网段中的两台电脑能相互访问,那么需要在每台路由器上做静态路由来实现,但是做静态路由需要知道下一跳的地址。在小型的网络中,我们用rip协议来实现(RIP协议通常应用在小型网络,用于发现和生成路由信息),只需要知道本台路由器上接口的网段的地址就可以了。

1、按照图示的IP地址来配置PC1和PC2,Z注意网关为连接路由器接口IP。

IP:192.68.1.2                                           IP:192.68.3.2     

netmask:255.255.255.0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1                                gateway:192.168.3.1

2、AR1配置

配置接口的ip地址:

Huaweisys 

[Huawei]int gi 0/0/0

[Huawei-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92.168.1.1 24

[Huawei-GigabitEthernet0/0/0]int gi 0/0/1

[Huawei-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192.168.1.1 24

[Huawei-GigabitEthernet0/0/1]q

配置rip协议:

[Huawei]rip 1

[Huawei-rip-1]version 2  #可以选择版本2 

[Huawei-rip-1]network 192.168.10.0

[Huawei-rip-1]network 192.168.1.0

[Huawei-rip-1]q

3、AR2配置

配置接口的ip地址:

Huaweisys 

[Huawei]int gi 0/0/0

[Huawei-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92.168.10.2 24

[Huawei-GigabitEthernet0/0/0]int gi 0/0/1

[Huawei-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192.168.12.1 24

[Huawei-GigabitEthernet0/0/1]q

配置rip协议:

[Huawei]rip 1

[Huawei-rip-1]version 2  #可以选择版本2 

[Huawei-rip-1]network 192.168.10.0

[Huawei-rip-1]network 192.168.12.0

[Huawei-rip-1]q

4、AR3配置

配置接口的ip地址:

Huaweisys 

[Huawei]int gi 0/0/0

[Huawei-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92.168.12.2 24

[Huawei-GigabitEthernet0/0/0]int gi 0/0/1

[Huawei-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192.168.3.1 24

[Huawei-GigabitEthernet0/0/1]q

配置rip协议:

[Huawei]rip 1

[Huawei-rip-1]version 2  #可以选择版本2 

[Huawei-rip-1]network 192.168.13.0

[Huawei-rip-1]network 192.168.3.0

[Huawei-rip-1]q

5、路由器命令查看配置的信息

查看路由表:display ip routing-table protocol rip

查看RIP配置:display rip 1 route

命令可以看到nexthop下一跳地址。

6、ping测试

路由选择协议——RIP协议

  从本文开始介绍路由选择协议,也就是讨论路由表中的路由是怎么形成的。

本文内容

  从路由算法能否随网络的通信量或拓扑自适应地进行调整变化来划分,可以分为: 静态路由选择策略 和 动态路由选择策略 。

  (1) 静态路由选择策略 :即手工配每一条置路由。

  优点:简单,开销小。

  缺点:只适用小网络,难以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

  (2) 动态路由选择策略 :又叫自适应路由选择。

  优点:能较好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适用于大网络。

  缺点:实现复杂,开销大。

  由于互联网规模非常大,可以把互联网划分为许多较小的 自治系统 (autonomous system),记为 AS 。每个自治系统通常在相同管理控制下的路由器组成,在一个AS中的路由器都全部运行在同样的路由算法。各个AS之间彼此是互联的,因此一个AS中有一个或多个路由器用于不同AS之间的通信,即负责将本AS之外的目的地址转发分组,这些路由器称为 网关路由器 。

  根据上面描述,可以将路由选择协议划分为两个大类: 内部网关协议 和 外部网关协议 。

  (1) 内部网关协议IGP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即在一个自治系统内不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常见的协议有RIP、OSPF协议。

  (2) 外部网关协议EGP (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用于实现不同自治系统之间通信的传递,这样的协议就是EGP协议,目前使用最多的就是BGP的版本4(BGP-4)。

  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也叫 域间路由选择 ,在自治系统之内的路由选择也叫 域内路由选择 。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协议——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分布式的 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最大的优点是简单。

  RIP协议要求网络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其他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距离记录( 距离向量 )。RIP协议对距离的定义如下:

  RIP协议是通过 每个路由器要不断的和其他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 ,从而达到自治系统中所有节点都得到正确的路由信息。

  RIP协议考虑了和哪些路由器交换信息、交换什么信息以及什么时候交换信息这三个问题,RIP协议特点:

  路由器在刚开始工作时,它的路由表是空的,然后路由器就得出到直接相连的几个网络的距离(这些距离为1),接着每个络器也只是和自己相邻的路由器交换并更新信息。经过若干次交换后,所有路由器都会知道到达本自治系统汇总任何一个网络的最短距离和下一跳地址。

  对每一个相邻路由器发送过来的RIP报文,会进行一下步骤:

  (1) 路由器R1接收到其相邻路由器R2发送过来的报文,先修改此报文的所有项目:把“下一条”字段中的地址都改为R2,并把所有的“距离”字段的值加1 。每个项目都有三个关键字段:到目的网络 N ,距离是 d ,下一跳路由器是 X 。

  (2) 对修改后的RIP报文中的每一项,进行以下步骤:

    1) 若原来的路由表中没有网络N,则把该项目添加到路由表中 。

    2) 如果R1路由表中已经有目的网络N,这时查看下一跳的地址,如果下一跳地址是R2,则把收到的项目替换原路由表中的项目 。

     如果下一跳的地址不是R2,那么如果收到项目中距离小于路由表中的距离,则进行替换,否则什么也不做。

  (3) 若3分钟还没有收到相邻路由器的更新路由表,则把此路由器记为不可达的距离,即把距离设置为16 。

  (4) 返回 。

  RIP存在一个问题是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将磁信息传送到所有的路由器。这一特点叫做: 好消息传得快,坏消息传得慢。

  如下图所示,在正常的情况下,R1和R2交换信息,其中只画出了达到的网络1的表项。

  如果路由器R1到网1的链路出现了故障,R1无法达到网1,于是路由器R1把到网1的距离改为16(表示网1不可达),因而R1路由表响应的项目变为 “1,16,直接交付”。但是,可能需要经过30s后R1,才能把更新信息发送给R2,,然而R2可能已经先把自己的路由表发送给了R1,其中有到达网1的这一项 “1,2,R1”。

  R1收到R2的更新报文后,会误认为自己无法直接到达网1,但是可经过R2到达网1,于是把收到的路由信息 “1,2,R1” 修改为 “1,3,R2”,表明“我到网1的距离是3,下一跳的R2”。

  同理,R2接收到又会更新自己的路由表为 “1,4,R1”,以为“我到网1的距离为4,下一跳为R1”....就这样一直更新下去,知道R1和R2到网1的距离为16时,R1和R2才知道网1是不可达的。所以,这就是:好消息传得快,坏消息传得慢的原因。

以上就是启动动态路由协议RIP的全部内容了,文章比较长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希望能帮到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路由设置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shoulian.org/luyou/post/4744.html

分享给朋友:

“启动动态路由协议RIP” 的相关文章

千兆路由器下面怎么安装

千兆路由器下面怎么安装

当朋友们看到这个文章时想必是想要了解千兆路由器下面怎么安装相关的知识,这里同时多从个角度为大家介绍千兆路由器下面怎么安装网线相应的内容。 本文内容目录一览: 1、千兆路由器应该怎么设置 2、TP-LINK TL-WDR7500 1750M 11AC双频千兆无线路由器怎么安装 3、千兆无线路由...

怎么设置小米路由器4

怎么设置小米路由器4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怎么设置小米路由器4,以及怎么设置小米路由器3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内容目录一览: 1、小米路由器怎么从手机设置 2、小米路由器r4a怎么登陆 3、用小米路由器连接路由器怎么设置 4、小米三路由器怎么设置 小米路由器怎么从手机设置...

怎么设置路由器出电信

怎么设置路由器出电信

有很多朋友不知道怎么设置路由器出电信要如何操作,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很多电信怎么进入路由器设置相关的答案,组成一篇内容丰富的文章,希望能到您 本文内容目录一览: 1、电信路由器怎么设置 2、怎么将移动网络无线路由器设置为电信的网络? 3、刚装了电信宽带,路由器怎么设置? 4、如何设置电信路由...

怎么防止被路由器监控

怎么防止被路由器监控

针对怎么防止被路由器监控这个问题,本文将综合不同朋友对这个怎么防止wifi被监控的知识为大家一起来解答,希望能帮到大家 本文内容目录一览: 1、如何避开 上网行为管理的路由器 的监控 2、在公司上网我用自己的手机会被监控吗?怎么不被监控? 3、如何防止电脑流量被路由器监控? 如何避开 上网...

路由器和电话怎么分开

路由器和电话怎么分开

今天给各位分享路由器和电话怎么分开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路由器分路由器怎么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 本文内容目录一览: 1、我公司有一根电话线进线,是两芯的,老板叫我通过路由器来分3台电话,我不知道怎么弄?求大神帮忙 2、Wi-Fi路由器和手机号连在一起,手机要是没...

怎么组有线路由器

怎么组有线路由器

今天和朋友们分享怎么组有线路由器相关的知识,相信大家通过本文介绍也能对路由器和路由器怎么组网有自已的收获和理解。自己轻松搞问题。本文内容目录一览: 1、家庭宽带怎么连接有线路由器 2、有线路由器怎样安装? 3、有线路由器如何设置 4、怎么设置有线路由器 5、有线桥接路由器怎么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