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路由单天线和双天线
今天给各位分享无线路由单天线和双天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路由器双频天线和单频天线区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
本文内容目录一览:
- 1、双线路由器和单线路由器有什么区别?
- 2、一根天线和两根天线路由器有什麽区别?
- 3、无线路由器有单天线和双天线的,有人说双天线的一个是接收的一个发射的,还有说路由智能选信号好的一端
- 4、单天线路由器好还是双天线的好
- 5、无线路由器一、二、三、四根天线的区别
- 6、路由器双天线和单天线有什么区别
双线路由器和单线路由器有什么区别?
双天线路由器和单线路由器的主要区别是信号强度的差异。
老一代无线路由器的天线不会超过一根,这里的“老一代”指的是802.11n协议以前的802.11a/b/g路由,老的54M产品只有一根天线。802.11n显然成了一条分水岭,这阶段一项11n协议之后才得到具体应用的多天线技术,也是无线通信领域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也是从那时开始天线不再只有孤零零的一根(1t1r的150M是个例外)
假设买了一个最新款的3天线支持802.11ac协议的无线路由器,但信号强度、覆盖范围甚至连速度都没上去。那就应该检查一下接入设备支不支持AC协议。比如iPhone 3,这手机只支持11a/b/g连11n都谈不上,那么即便加几根天线也没用。需要加装AC网卡或者换终端上去解决,总之别再跟天线上较劲。
Wi-Fi 应用的环境是室内,常用的802.11系列协议也是针对这种条件来建立的。由于发射端到接收端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障碍物,收发时几乎不存在直射信号的可能。管这个办法叫做多径传输,也叫多径效应。多径,从字面上也很好理解,就是把增加传输途径。
既然是多径,传输的路程就有长有短,有的可能是从桌子反射过来的,有的可能是穿墙的,这些携带相同信息但是拥有不同相位的信号辗转最终一起汇集到接收端上。现代通信用的是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也叫包交换,传输的是码(Symbol)。由于障碍产生不同的传输时延,就造成了码间干扰ISI(InterSymbolInterference)。为了避免ISI,通信的带宽就必须小于可容忍时延的倒数。
对于 802.11a/b/g 20MHz 的带宽,最大时延为50ns,多径条件下无ISI的传输半径为15m。在 IEEE802.11 协议中可以看到,这个值最大范围是35m,这是协议中还有误码重传等各种手段保证通信,并不是说有一点ISI就完全不能工作。这样的话会发现,对于802.11a/b/g协议,即使加装再多的天线也没有任何意义。假设这些天线可以同时工作,反而会使多径效应更加恶劣。总之,无线路由器的发射范围是这个 IEEE802.11 协议决定的,而非单纯的看天线。
一根天线和两根天线路由器有什麽区别?
有区别
天线数量越多无线路由器的信号就越好,但是,信号好的意思并不是说无线路由器天线数量越多,它的无线信号的发射能力就成倍增长,穿透力就越好,
事实上,多天线无线路由器信号只是比单天线无线路由器的信号强10%到15%左右而已,简单的表现就是单天线无线路由器在经过一堵墙相隔后,它的信号剩下一格,而多天线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信号则徘徊在单格与两格之间
一般不敏感的人群几乎感觉不到它们的差异,除非使用WIFI信号测试软件才能很直观的看见无线信号的差异,而且双天线与四天线的无线路由器相比,无线信号强度几乎是一样的。
无线路由器天线数量对于信号增强帮助不大,只是厂家利用大家的心理作用来提升产品价格的营销手段而已。
无线路由器有单天线和双天线的,有人说双天线的一个是接收的一个发射的,还有说路由智能选信号好的一端
双天线的不是一个发射一个接收,他们组成一个2X2的天线阵列,用来发射和接收多个空间流。同理3天线是3X3阵列或者2X3阵列,前者能达到450M速度,后者和双天线一样能达到300M速度。
总之每个天线都发射接收信号
平板天线一般用来长距离组网,10米以内组网效果极差。另外那种三通最好别用,小心烧路由。阻抗匹配知道吧·····
单天线路由器好还是双天线的好
通常来说,单线路由器是150M的,双线是300M的,这个M不是米,是兆,就是指无线传输速率。理论上,单线路由器的传输速度大概是15M/秒,双线的是30M/秒,如果你宽带的带宽没超过路由器标示的带宽,那么就是说,即便是单线的路由器,也可以满足你几个人同时无线上网,如果觉得卡,不是路由器的问题,是同时需求的带宽,超过了你带宽的上限。
但即便如此,我也建议你买双线的,因为现在单线和双线的路由器价格相差不大,而且双线的信号要好一些。就我修电脑的经验来说,TP LINK , D LINK,这两个牌子的路由器质量都不错,故障率较低。
无线路由器一、二、三、四根天线的区别
“天线越多覆盖越广,天线越多信号越强,总之天线越多路由就越好”那么其实无线路由器一、二、三、四根天线有什么区别呢?我来科普一下知识。供您参考!
无线路由器一、二、三、四根天线的区别
首先,大家也应该注意到了,老一代无线路由器的天线肯定不会超过一根,这里的“老一代”指的是802.11n协议以前的802.11a/b/g路由,老的54M产品就只有一根天线。这样的话,802.11n显然成了一条分水岭,也是从那时开始天线不再只有孤零零的一根(1t1r的150M是个例外),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里我们就要提到一项11n协议之后才得到具体应用的多天线技术,也是无线通信领域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
先来看个例子,有人说,为什么我买了一个最新款的3天线支持802.11ac协议的无线路由器,结果信号强度、覆盖范围甚至连速度都没上去呢?天线不够?告诉你,300根也没用,检查一下你用的接受终端支不支持AC协议吧。比如你用的iPhone 3,这手机可只支持11a/b/g连11n都谈不上,那么即便是你给这货拆了加几根天线也没用。怎么解决?加装AC网卡或者换终端,总之别再跟天线上较劲。
为什么这样说?首先,Wi-Fi应用的环境是室内,我们常用的802.11系列协议也是针对这种条件来建立的。由于发射端到接收端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障碍物,收发时几乎不存在直射信号的可能。那怎么办?我们管这个办法叫做多径传输,也叫多径效应。多径,从字面上也很好理解,就是把增加传输途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多径,传输的路程就有长有短,有的可能是从桌子反射过来的,有的可能是穿墙的,这些携带相同信息但是拥有不同相位的信号辗转最终一起汇集到接收端上。现代通信用的是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也叫包交换,传输的是码(Symbol)。由于障碍产生不同的传输时延,就造成了码间干扰ISI(InterSymbolInterference)。为了避免ISI,通信的带宽就必须小于可容忍时延的倒数。
对于802.11a/b/g 20MHz的带宽,最大时延为50ns,多径条件下无ISI的传输半径为15m。在IEEE802.11协议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值最大范围是35m,这是协议中还有误码重传等各种手段保证通信,并不是说有一点ISI就完全不能工作。这样的话你会发现,对于802.11a/b/g协议,即使加装再多的天线也没有任何意义。假设这些天线可以同时工作,反而会使多径效应更加恶劣。
后面的大家看不进去也没有关系,总之,无线路由器的发射范围是这个IEEE802.11协议决定的,而非单纯的看天线。
小结
说了这么多,单天线路由、双天线路由、三线四线甚至更多究竟有没有区别?有,但对于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影响并不大,这包括信号覆盖、信号强度,天线多速度快就更是无稽之谈了。抛开已经很少见的单天线,剩下的“多天线”都只是实现MIMO技术的“介质”或者说是“工具”,区别在于使用的架构不同而已:常见的双天线产品主要用1T2R或2T2R,三天线产品则用到的是2T3R或3T3R。
理论上,增加天线数量会减少信号覆盖盲点,但我们通过大量的评测证实,这种差异在普通家庭环境中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就像内置天线不输外置一样,三天线覆盖不如双天线的情况也绝非个例,说到底产品质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至于信号强度和“穿墙”则取决于发射功率,这个东西工信部作过规定,不得高于20dBm(即100mW),“天线越多信号越强”也就不攻自破了。
最后我的结论就是,只要路由采用了有效的MIMO技术,无须在意天线数量。
路由器双天线和单天线有什么区别
无线路由器双天线和单天线区别在于使用的架构不同。
分析:
理论上,增加天线数量会减少信号覆盖盲点,但我们通过大量的评测证实,这种差异在普通家庭环境中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就像内置天线不输外置一样,三天线覆盖不如双天线的情况也绝非个例,说到底产品质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至于信号强度和“穿墙”则取决于发射功率,这个东西工信部作过规定,不得高于20dBm(即100mW),“天线越多信号越强”也就不攻自破了。
最后的结论就是,只要路由采用了有效的MIMO技术,无须在意天线数量。
MIMO技术:
MIMO
本身就是一个时变的、不平稳的多入多出系统。
关于无线路由单天线和双天线和路由器双频天线和单频天线区别的文章,就是上面的全部内容了,不知道有没有是您需要的内容。如果可以帮到您,记得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