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主板元件介绍
今天和朋友们分享路由器主板元件介绍相关的知识,相信大家通过本文介绍也能对路由器的常见芯片架构有自已的收获和理解。自己轻松搞问题。
本文内容目录一览:
- 1、路由器主板上的RX和TX有什么用?
- 2、路由器的控制原理是什么?是否是有单片机控制的?
- 3、路由器结构
- 4、工业路由器主板四针脚接口是什么
- 5、主板的wifi是什么?
- 6、腾达F3 路由器 电路板上的R789位置的贴片是什么原件?主板上写着R789,硬改贴片别搞下来找不到了
路由器主板上的RX和TX有什么用?
rx和tx是串行通信的收发,板子上的这几个触点可以连接ttl线,刷写路由器的固件/微码。
路由器的控制原理是什么?是否是有单片机控制的?
路由器电路内部结构及电路分析:
说白了,不管是单片机,还是路由器.还是电脑,本质上都是大体相同的,既然它叫路由器,就不是单片机了..硬件配置不同,功能专一,当然路由器通过升级固件,跟单片机写入程序,电脑安装软件性质是一样的_
你也学了单片机?,这个问题我也想知道_但没多少兴趣了,那种软件控制硬件的也没什么好说的_
路由器结构
输入端口是物理链路和输入包的进口处。端口通常由线卡提供,一块线卡一般支持4、8或16个端口,一个输入端口具有许多功能。第一个功能是进行数据链路层的封装和解封装。第二个功能是在转发表中查找输入包目的地址从而决定目的端口(称为路由查找),路由查找可以使用一般的硬件来实现,或者通过在每块线卡上嵌入一个微处理器来完成。第三,为了提供QoS(服务质量),端口要对收到的数据包进行业务分类,分成几个预定义的服务级别。第四,端口可能需要运行诸如SLIP(串行线网际协议)和PPP(点对点协议)这样的数据链路级协议或者诸如PPTP(点对点隧道协议)这样的网络级协议。一旦路由查找完成,必须用交换开关将包送到其输出端口。如果路由器是输入端加队列的,则有几个输入端共享同一个交换开关。这样输入端口的最后一项功能是参加对公共资源(如交换开关)的仲裁协议。普通路由器中该部分的功能完全由路由器的中央处理器来执行,制约了数据包的转发速率(每秒几千到几万个数据包)。高端路由器中普遍实现了分布式硬件处理,接口部分有强大的CPU处理器和大容量的高速缓存,使接口数据速率达到10Gbps,满足了高速骨干网络的传输要求。
路由器的转发机制对路由器的性能影响很大,常见的转发方式有:进程转发、快速转发、优化转发、分布式快速转发。进程转发将数据包从接口缓存拷贝到处理器的缓存中进行处理,先查看路由表再查看ARP表,重新封装数据包后将数据包拷贝到接口缓存中准备传送出去,两次查表和拷贝数据极大的占用CPU的处理时间,所以这是最慢的交换方式,只在低档路由器中使用。快速交换将两次查表的结果作了缓存,无需拷贝数据,所以CPU处理数据包的时间缩短了。优化交换在快速交换的基础上略作改进,将缓存表的数据结构作了改变,用深度为4的256叉树代替了深度为32的2叉树或哈希表(hash),CPU的查找时间进一步缩短。这两种转发方式在中高档路由器中普遍加以应用。在骨干路由器中由于路由表条目的成倍增加,路由表或ARP表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大部分路由缓冲失效,以前的交换方式都不再适用,最新的交换方式是分布式快速交换,它在每个接口处理板上构建一个镜像(mirror)路由表和MAC地址表相结合的转发表,该表是深度为4的256叉树,但每个节点的数据部分是指向另一个称为邻接表的指针,邻接表中含有路由器成帧所需要的全部信息。这种结构使得转发表完全由路由表和ARP表来同步更新,本身不再需要额外的老化进程,克服了其它交换方式需要不断对缓存表进行老化的缺陷。
交换结构最常见的有总线型、共享内存型、Cross-bar空分结构型。总线型结构最简单,所有输入和输出接口挂在一个总线上,同一时间只有两个接口通过总线交换数据。其缺点是其交换容量受限于总线的容量以及为共享总线仲裁所带来的额外开销。在调度共享数据传输通道上必须花费一定的开销,而且总线带宽的扩展受到限制,制约了交换容量的扩张,一般在中档路由器中使用这种结构。共享内存型结构中,进来的包被存贮在共享存贮器中,所交换的仅是包的指针,这提高了交换容量,但它受限于内存的访问速度和存储器的管理效率,尽管存贮器容量每18个月能够翻一番,但存贮器的存取时间每年仅降低5%,这是共享存贮器交换开关的一个固有限制。共享内存型结构在早期的中低档路由器中普遍应用。Cross-bar空分结构相当于多条并行工作的总线,具有N×N个交叉点的交叉开关可以被认为具有2N条总线。如果一个交叉是闭合,输入总线上的数据在输出总线上可用,否则不可用。对流经它的数据不断进行开关切换,可见开关速度决定了交换容量,随着各种高速器件的不断涌现,这种结构的交换容量普遍达到几十Gbps以上,成为目前高端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首选交换结构。
路由计算或处理部分主要是运行动态路由协议。接收和发送路由信息,计算出路由表,为数据包的转发提供依据。各种档次的路由器的路由表条目的大小存在很大差异,从几千条到几百万条不等,因此高端路由器的路由表的构造对路由查找速度影响很大,其路由表的数据结构常采用二叉树的形式,查找与更新的速度都比较快。
输出端口在包被发送到输出链路之前对包存贮,可以实现复杂的调度算法以支持优先等级要求。与输入端口一样,输出端口同样要能支持数据链路层的封装和解封装,以及许多较高级协议。
一般而言,路由器对一个数据包的交换要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处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压缩和解压缩
2)加密和解密
3)用输入/输出访问列表进行报文过滤
4)输入速率限制
5)进行网络地址翻译(NAT)
6)处理影响本报文的任何策略路由
7)应用防火墙特性对包进行检查
8)处理Web页缓冲的重定向
9)物理广播处理,如帮助性地址(ip help address)
10)利用启用的QoS机制对数据包排队
11)TTL值的处理
12)处理IP头部中的任选项
13)检查数据包的完整性
工业路由器主板四针脚接口是什么
路由器主板四个针不是升级用的,而是控制主板的作用。路由器主板四个针的中间针2跳线是接地的针,第一针有0.76v的待机电压,第三针有5.0v待机电压,1针和2针短接可实现快速开机,3针和2针短接可实现快速关机,在维修时候可以起到检测主板是否短路。
路由器是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的硬件设备,在网络间起网关的作用,是读取每一个数据包中的地址然后决定如何传送的专用智能性的网络设备。它能够理解不同的协议,例如某个局域网使用的以太网协议,因特网使用的TCP或者IP协议。
路由器的作用功能
路由器最主要的功能可以理解为实现信息的转送,因此,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寻址过程。因为在路由器处在不同网络之间,但并不一定是信息的最终接收地址。
所以在路由器中, 通常存在着一张路由表。根据传送网站传送的信息的最终地址,寻找下一转发地址,应该是哪个网络。其实深入简出的说,就如同快递公司来发送邮件。
主板的wifi是什么?
那表示你这主板内置了WIFI模块。台式机自带WIFI功能就是像手机,笔记本一样,可以直接接收WIFI信号上网,不用再连接网线。
主板带Wifi有以下功能:
1、WiFi功能的手机同样可以遥控电脑
这一点功能与蓝牙技术完全一样,支持无线设备遥控电脑并实现一些操作。
2、与其它WiFi功能的产品互联,完成资料发送与接收
这项功能目前应用十分普遍,也是WiFi网络的最基本功能之一。高速传输模式和自由的接入方式成为这项功能被用户广为接受的原因。
3、WiFi主板可以作为AP,架构无线局域网
一台接入有线局域网的台式机,可以利用主板自带的WiFi中的AP功能继续组建无线局域网,帮助更多的WiFi设备使用到高度的互联网连接。
4、与其它WiFi功能的电脑进行局域网游戏
在这一项应用上,WiFi的功能超越的蓝牙技术仅能传输资料的功能,继而可以与WiFi网路内的任何一个设备进行交互式的体验。
WiFi主板可以使用无线功能与接入WiFi网络,也可以使用AP功能,实现无线路由器的功能,Wifi主板的应用应该会有更广阔的空间。
无线保真(外语缩写:WIFI、外语全称:WIreless FIdelity),是当今使用最广的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 实际上就是把有线网络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供支持其技术的相关电脑,手机,PDA等接收。
手机如果有WIFI功能的话,在有WIFI无线信号的时候就可以不通过移动联通的网络上网,省掉了流量费。但是WIFI信号也是由有线网提供的,比如家里的ADSL啊,小区宽带啊之类的,只要接一个无线路由器,就可以把有线信号转换成WIFI信号。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城市里到处覆盖着由政府或大公司提供的WIFI信号供居民使用。
腾达F3 路由器 电路板上的R789位置的贴片是什么原件?主板上写着R789,硬改贴片别搞下来找不到了
R就是电阻在电路中的字母代号。R789当然是电阻了,至于阻值嘛贴片的就不那么好测量了。小心点即可!
最后给你电路中的电子原件字母代号(常用部分):
R(电阻)
FS(保险管)
RTH(热敏电阻)
CY(Y电容:高压陶瓷电容,安规)
CX(X电容:高压薄膜电容,安规)
D(二极管)
C(电容)
L (电感)
Q(晶体管)
ZD(稳压二极管)
T(变压器)
U(IC芯片)
J(跳线)
VR(电位器)
TR (整流变压器)
关于路由器主板元件介绍和路由器的常见芯片架构的文章,就是上面的全部内容了,不知道有没有是您需要的内容。如果可以帮到您,记得收藏本站